新中国第一开国档案 超级“红色国宝” 国家一级文物
全球第一张双面丝绸报 绝密零渗透印钞技术 100%桑蚕丝纯手工印制
开国大典《人民日报》丝绸珍藏版
题材重大 共和国成立60周年特别纪念收藏品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向共和国60华诞隆重献礼,永恒铭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再现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宏伟盛况,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监制,人民日报图书馆收藏的特别纪念收藏品“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2日《人民日报》丝绸珍藏版” 隆重发行。“丝绸珍藏版”采用世界首创的“丝绸双面印制” 工艺制作而成,开创了原版报纸“真丝双面印制珍藏版”的历史先河。
共和国成立历史见证
唯一 一张刊登开国7位正副主席、50位中央委员照片
文献档案
1949年10月1日、2日《人民日报》记载了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恢宏气势和不朽经典,记载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盛况,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时刻和不朽经典。是“新中国开国档案”,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见证”。从这两份报纸中人们不仅感受到共和国诞生时宏伟、庄严的气势和中华民族无量的前途,而且还能深刻感受出新中国人民无比的自信心和豪迈气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被1949年10月1日、2日《人民日报》以完美的文图并茂艺术表现手法凝固成永恒,收藏价值巨大。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主要内容有:报头“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副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五十六人亦已选出”、“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今日在首都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手续极郑重 五百七十六人无一弃权”、“新疆人民获得和平解放 人民政协新疆代表函谢毛泽东朱总司令”;毛泽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六位副主席照片,50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照片等内容。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记载了开国大典之盛事、大阅兵之盛况。刊登了“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朱德司令阅兵”照片;“首都三十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朱德司令检阅海陆空军宣读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 正副主席及委员宣布就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社论: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首都各界广大人民向毛主席庆贺”、“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祖国的坚强守卫者”、“我们飞行在人民首都的上空”、“红色的战斗机群”等内容。
超级“红色国宝”
国家一级文物
国家领导等少数人有机会见到原报 意义价值超百万
1949年10月1日、2日“开国大典”《人民日报》原版报纸是超级“红色国宝”,是国家一级文物,因受氧化、潮湿、虫蛀、光照、搬运等多种有损害报纸的因素影响,已成为国家特级重点保护文物。
只有在特重大时期,国家领导人等极少数人能有机会见到原版报纸,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社破例特别展示1949年“开国大典”《人民日报》原版报纸,供总书记观看。
近几年,市场上有藏家出30万元价格寻求1949年10月1日、2日《人民日报》原报,有藏家愿出更高价格寻求,但无人愿意出手,因为出手了就再也买不到了,据现有资料统计,国内民间私人收藏该报不超过5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将是百万千万,无法估量。(注:民间作坊私刻滥印的所谓老报纸,无任何收藏价值。)
全球第一张双面丝绸报
第一张无锁边丝绸报
零渗透贵比黄金油墨
绝密纯手工印制
自1993年世界首张单面“丝绸报” (单面“丝绸报”,严格来说是丝巾,因为是单面印制,并且采用锁边技术,无报纸花边特性等)问世,拍卖价屡创新高,1997年,香港回归丝绸报拍卖成交价就达14.2万元。
近十几年来,人们攻克“双面丝绸报”印制技术从没间断。为向建国60周年献礼,相关部门集中组织印刷、文物、印钞、丝绸课题专家研究试验,终于在16年来后的2009年研制出全球第一张真丝双面印制并且世界首创丝绸报无锁边技术,保留报纸上下裁切口花边特性,是世界第一张真正的“丝绸报”,填补了世界丝绸双面印制和丝绸无锁边不掉丝技术两项空白。
高渗透性是的真丝双面印刷的最大难题,前期丝绸原材料桑蚕丝经过古法手工漂洗,做100%防渗透特殊绝密处理,后期采用印钞专属“零渗透油墨”( 价比黄金),经无数次试验,得以成功印制。因双面印制和裁切花边繁琐,经数十道纯手工工序操作,成品率极低,故以丝绸为材料双面印制全球第一张“开国大典——《人民日报》丝绸珍藏版”,属印刷史上创举,具有高度的收藏价值和保存价值。收千报,藏万报,不如拥有一丝绸报;丝绸报保存久远,千年之久,为收藏、投资和馈赠之珍品。
宫廷御用100%天然蚕丝
“寸丝寸金”
“丝中之王”
本品所选原料,为昔日织造皇帝龙袍专用的水晶真丝。此种蚕丝晶莹致密柔韧光泽,历百年色泽不褪,乃丝中之王。但成丝率极低,织造繁琐,多道工序全部需要手工操作,故价格昂贵,有“寸丝寸金”之誉。水晶真丝国际市场每平方英寸(0.065平米)20美元(相当于一克黄金)
官方收藏
权威监制
保真检测
绝版限量发行
升值潜力巨大
开国大典《人民日报》丝绸珍藏版由官方机构人民日报图书馆权威收藏,中国最大的老报刊收藏馆世纪阅报馆永久展示收藏,中国最权威的官方报纸收藏研究机构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监制,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保真100%桑蚕丝检测。绝版限量发行6000套。高档全竹制仿古包装盒,双层抽屉,古铜包角,做工精美,是馈赠佳品、投资精品、收藏极品,升值潜力巨大。
收藏证书防伪认知特征:
1、证书采用印钞技术开天窗式置入银色金属安全线。
2、证书内页“收藏证书”文字上部有一2厘米高的毛主席隐形肖像,在紫外线光照射下观察,清楚显示出红色肖像图案。
3、证书内页印章图案在紫外线光照射下观察,显得更红更亮。
原始发行价:1960元/套
藏报集报内部参考资料:
●藏品报天价拍出 集报“钱”景广大 报纸升值最具潜力
1995年,《人民日报》创刊号以3580元拍卖成交后,我国的藏品从此便进入了拍卖市场。这体现了报纸的收藏价值,同时也给人们传递了一个重要消息,藏品报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投资领域。近几年,作为文化载体的报纸收藏价值正慢慢释放。收藏旧报纸在七大收藏中已经成为仅次于集邮的第二大收藏活动。报纸收藏极具潜力,是投资抄底好时机。
1995年:“中国首届藏品报拍卖会”,《人民日报》创刊号以3580元成交,成为当时我国最值钱的一份报纸。(现在市场估价6万元;)
1996年,深圳公开拍卖,《证券时报》彩色丝绸版,成交价10.3万元;
1997年:南宁拍卖会,97《文汇报·七一特刊》 ”丝绸版,成交价14.2万元;
2000年:《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报(1821年),起拍价3500元,3.1万元成交
2004年:北京拍卖会,《京华时报》第一张试印报, 成交价11万元;
淘宝网:97年香港回归《人民日报》金箔报 一口价:10万元
97年香港回归《人民日报》金箔报 一口价:10万元
98年《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金箔银箔版 一口价: 30万元
2009年:世界第一张真丝双面丝绸印制“开国大典《人民日报》”珍藏版,升值潜力巨大……升值潜力无可估量
●30万元求购13张报纸
13张1945年8月6日至9月2日,抗战胜利期间各地的报纸,刊登了当年日本天皇请求投降的细节。这13张报纸,曾有人出价30万元向中国藏报第一人李润波求购。
●私人藏报的报纸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私人藏报家收藏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的《大公报》,以及一张原版的日本报纸《每日新闻》,于2006年6月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不可限量。
●藏品报具有升值保值功能
无论是收藏或投资,藏品报都有其保值升值功能。对于投资者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决定报纸的升值潜力:一是社会知名度,报纸的社会知名度越高,其升值的空间就越大;二是藏品报的内容,内容或涉及的事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或深远历史意义,有一定的特殊性;三是报纸制作的材料和印刷技术,如丝绸、金银等材质;四是发行量或发行范围,物以稀为贵,发行量少,发行范围小,就意味着有需求市场和增值空间;五是发行较早或第一次发行的特殊质地的报纸,如第一张双面丝绸报、创刊号、终刊号、等。
●《人民日报》是报纸收藏圈里的珍品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况且,在民间流传的原件《人民日报》并不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之后的人民日报。因此,收藏重大题材的《人民日报》,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详图见:http://www.jibao.net.cn/news/view.asp?id=820
原报见:
1949年10月1日http://www.jibao.net.cn/news/view.asp?id=827
1949年10月2日http://www.jibao.net.cn/news/view.asp?id=830
傅伟受委托代理建国60周年丝绸报业务。联系人:傅伟 电话:13630853600(24小时开机)
自2009年12月1日起,价格调整为49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