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许多人外出旅游,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69岁的张家增也去了首都北京,可他并没有游览胜景,而是带着自制的爱国宣传展品去做义务宣传。让他欣慰的是,“红色宣传”不仅让国人受教育,还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一些美国游客从中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并将展示中国发展的宣传品带回本国进行传播。
张家增是邯郸县东辛庄村人,是河北省爱国拥军优秀人物。他30年如一日爱国拥军无私奉献,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爱,自掏腰包10万多元,收藏了近万份关于祖国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报刊书籍和重要文献,办起了4个展览馆,免费向大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每年的“十一”“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他都要到各地义务宣传,足迹已踏遍邯郸各机关、企业、学校、农村,还走进了石家庄、天津等地。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国欢庆,北京游人如织,张家增瞄准这一难得的宣传时机,决定到北京去宣传。他自筹5000多元,把具有纪念意义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张大报——1949年10月1日、2日的《人民日报》复印了2000多份,将改革开放、北京奥运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中国取消农业税等重大纪事以及记载这些事件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北日报》等文字图片制成大型展板30多套。
张家增不顾一路劳顿,带着这些沉甸甸的宣传展品踏上了从邯郸到北京的列车……在候车室、地铁上、旅馆、大街上,4天时间里,张家增不失时机地向中外游客宣传中国走过的辉煌历程,人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青藏铁路通车到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张家增声情并茂的讲解提升了游客对中国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北京地铁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夏明德博士被装裱着61年前新中国成立的报纸展品深深吸引。她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中国历史,看到这些珍贵的中国历史资料如获至宝。张家增一边向她宣讲这些展品的内涵,一边与她聊起中国的公民道德规范以及“将相和”等文化,并将一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报纸装裱展品赠与夏博士。夏博士用流利的中国话与张家增攀谈交流并合影留念。她高兴地说:“我到北京是来欢度中国的国庆节,今天得到这样珍贵的赠品,其中的兴奋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回去后一定要将这些展示给我的学生,向周围同事、亲戚、朋友宣传,让大家都了解中国的发展史,了解中国取得的成就!”
在天安门南口东侧南池子大街,来来往往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张家增还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北京航天城、北京大学等做宣传,并分别赠送了宣传纪念品。
北京之行,张家增向中外游客展示了中国在工业经济、国防建设、农业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可喜变化,参观群众近3000人。虽花了钱出了力又没有参观到景点,可他心里十分开心。他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要把中国的发展史展示给世人,把东方的文化传到西方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