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在家整理报纸,发现了一份1908年1月28日的《政治官报》,里面记载了端方上奏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报告”——《两江总督端方奏选派学生赴美留学办理情形折》,记录了宋庆龄(当时名称为宋庆林)赴美留学的情形:

《政治官报》

《端方奏折》

奏为选派学生赴美留学,谨将办理情形恭折具陈,仰祈圣鉴事:
窃奴才前次衔命出洋考察各国政治,行抵美洲,观美国各种学校,与各校校长周旋款洽,对于中国教育前途极为关注,其耶路(按:耶鲁)、干尼路大学(按:加利福尼亚大学)、威尔士利女大学均愿赠给学额,唯须程度合宜方可免收学费。奴才莅任两江,札饬宁学司就江南各学堂详慎挑选;其苏皖赣(按:属两江总督辖区)各学生内(由)各该学司及教商总会咨送投考。分科考试,评定录取,据署江宁提学司陈伯陶详请咨送前来。奴才传见诸生,考其学业、气质均堪造就。遴委候选道温秉忠护送赴美,赶于美国学校下半年开学之前按期分送肄业,并分咨学部及驻美使臣梁诚(按:他正拟与美国谈判庚款留学事)各在案。该员温秉忠带领学生于中历七月二十二日行抵美国,驰赴各校,谒商入学事宜。男学生胡敦复等十一(11)名已一律收入,计耶路大学四(4)名,干尼路大学七(7)名。威尔士利大学以女学生胡彬夏、王季苣(艹加臣左封口)、曹芳芸三名程度微有未合,令入附设豫(预)备学堂,俟试验及格再行升入。其宋庆林(按:龄)一名另择相当学堂送入。伏查,此次派送留美洲各学生,原因耶路各校赠有学额,而其程度能否赠给学额,尚须待各校校长察看功课方能定议,所有学费及宿膳各费仍应一律照给。查学部定章,留学美洲大学每人每月美金八十(80)元,预备学堂比照大学专门减去五分之一(1/5),每人每月美金六十四(64)元。此次派送男女学生共十五(15)名,每年共需美金九千六百元(9600)元,豫(预)备学堂女学生每年共需美金三千七十二(3072)元,两项并计美金一万五千六百七十二(12672)元,札由宁、苏、皖各藩司筹拨汇解。援案每人同(月)给赡银十二(12)两,由该管学司给折支领,所有治装费以及川资、旅费等项先后札饬宁藩司发银一万五千(15000)两,交由护送员温秉忠核实支用造报。到美后,如有盈(赢)余,即存驻美使署留作各学生学费津贴之用,复经咨由驻美使臣派二等参赞、候选知府容揆(按:容闳之子,留美幼童出身)为江南留美学生监督,由江南汇给津贴每月美金一百(100)元,以资办公。前项学费即由该监督收领转发,需用款目应准作正开销。除咨度支部、学部查照外,所有选派学生赴美留学缘由,谨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奉硃批该部“知道”钦此。
以上标点符号为己所加,有些尚待商榷。括号内容为注释。
同时,网上搜索发现, 蔡德贵先生的书籍《第二章 曹云祥的早期经历(8)》(http://book.sina.com.cn 2012年04月25日16:52 新浪读书)有类似此段的奏折,内容大体一致,只是没有关于曹云祥的一句——“除内有旅宁浙江男学生曹云祥1名,学费咨由浙江(按:属闽浙总督辖区)抚臣筹还不计外,共男学生10名”,即使当年学生中有“曹云祥”该人,但是笔者手中的奏折没有该人名字,为此,我从网上找到该先生的新浪博客,留言如下:
我有刊有该奏折的当年报纸——《政治官报》,并没有提到“除内有旅宁浙江男学生曹云祥1名,学费咨由浙江(按:属闽浙总督辖区)抚臣筹还不计外,共男学生10名”这句话,不知道该文的依据是什么?求教。奏折全文见集报网“顺藤斋”。
有关网上刊载如下:
一、关于曹云祥的文章片段:
第二章 曹云祥的早期经历(8)http://book.sina.com.cn 2012年04月25日16:52 新浪读书
美国传教士学者E. G. Kemt,曾于1907年至1908年在中国南北各地长期旅行,在其1909年出版的《中国面孔》一书中说,“端方建立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预备留学计划。每年都有一次公派出国学生的考试在南京进行。1907年有84名候选人参加了考试,其中72名为男性,还有12人为女性。他们考了下面这些科目:英语作文、中英互译、拉丁语、法语、德语、化学、物理、历史、地理、汉语作文、几何、三角和代数。其中只有两门语言考试决定成败。”
江督端午帅四月初一日发出牌示,略谓:前饬宁、苏两学司挑选男女学生20名赴美游学,当经分别札行在案。查现在财政支绌,拟督送男学生10名赴耶路、干尼路两大学肄业,女学生三名赴威尔士利女学肄业,均以在中学堂以上毕业程度较深能直接听讲者为合格,定于本月23日饬宁学司考选,将试卷呈候核定,再行咨送。凡宁、苏、皖、赣学生皆可向宁学司署内报名,其由苏学司挑选之学生,亦须咨送宁藩司就近同时汇考,以省周折而归划一。该生等如有以上所列程度者,务须先期赴司报名,勿得观望,自误此次考试。选择綦严,如自揣程度不能合格者,毋庸侥幸一试,徒劳往返也。
稍后,端方上奏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选派学生留学摺》说:
奏为选派学生赴美留学,谨将办理情形恭摺具陈,仰祈圣鉴事
臣前次衔
命出洋考察各国政治,行抵美洲,参观美国各种学校,与各校校长周旋款洽,对于中国教育前途极为关注,其耶路(按:yale)、干尼路大学、威尔士利女大学均愿赠给学额,唯须程度合宜方可免收学费。臣莅任两江,札饬宁学司就江南各学堂详慎挑选;其苏皖赣(按:属两江总督辖区)各学生由各该学司及教育总会咨送投考。分科考试,评定录取,据署江宁提学司陈伯陶 详请咨送前来。臣传见诸生,考其学业、气质均堪造就。选委候选道温秉忠护送赴美,赶于美国学校下半年开学之前按期分送肄业,并分咨学部及驻美使臣梁诚(按:他正拟与美国谈判庚款留学事)各在案。该员温秉忠带领学生于中历七月二十六日行抵美国,驰赴各校,谒商入学事宜。男学生胡敦复等11名已一律收入,计耶路大学四名,干尼路大学七名。威尔士利大学以女学生胡彬夏、王季苣、曹芳芸三名程度微有未合,令入附设预备学堂,俟试验及格再行升入。其宋庆林(按:龄)一名另择相当学堂送入。伏查,此次派送留美洲各学生,原因耶路各校赠有学额,而其程度能否赠给学额,尚须待各校校长察看功课方能定议,所有学费及宿膳各费仍应一律照给。查学部定章,留学美洲大学每人每月美金80元,预备学堂比照大学专门减去1/5,每人每月美金64元。此次派送男女学生共15名,除内有旅宁浙江男学生曹云祥1名,学费咨由浙江(按:属闽浙总督辖区)抚臣筹还不计外,共男学生10名,每年共需美金9600元;入预备学堂女学生4名,每年共需美金3072元,两项并计美金12672元。札由宁、苏、皖各藩司筹拔汇解。援案每人月给赡家银12两,由该管学司给摺支领,所有治装费以及川资、旅费等项先后札饬宁藩司发银15000两,交由护送员温秉忠核实支用造报。到美,由驻美使臣派二等参赞、候选知府容揆(按:容闳之子,留美幼童出身)为江南留美学生监督,由江南汇给津贴每月美金100元,以资办公。前项学费即由该监督收领转发,需用款目应准作正开销。除咨度支部、学部查照外,所有选派学生赴美留学缘由,谨恭摺具陈,伏乞皇太后
皇上圣鉴
谨奏
就是因为端方上奏给慈禧太后的奏折,所以这批留学生也被认为是慈禧太后钦准的。
端方说的是15名,但实际录取的学生可能只有13名,而走的时候,是14名。其中宋美龄不够年龄,不是公派生。为免这些留学生的后顾之忧,端方吩咐“各属藩司按每人每月80美元津贴,另每人月给赡家银12两”。此外他甚至奏请清廷下旨对“不惮艰苦远涉重瀛留学东西各国”的学生“量予奖劝”,关怀他们的“学问”和“身体”,“饬下出使各国大臣随时考察,认真爱护,设有资斧不济或患疾病者,无论官费自费,概由出使大臣酌量情形资其费用。既益发其爱国之精神,兼以坚其勤学之志力”。 在端方督促下,经过宁、苏、皖、赣各省推荐和复旦校董严复主持的会考,三省择优选出胡敦复、王季苣、宋庆林(即宋庆龄)等15名男女学生。接着,端方委派早年曾随容闳赴美留学,后又随自己出国考察的候选道温秉忠,率领这15个学生于当月驶赴美国。据端方奏报,这批学生于光绪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即公历1907年9月3日抵达美国,其中4名男学生包括曹云祥,入耶鲁大学,7名入康乃尔大学,女学生胡彬夏、王季苣等因“程度微有未合”,暂入威尔士利(又译威斯里安)女子学院附设之预科补习。“候试验及格再行升入”。女学生宋庆林则“另择相当学堂送入”。
此处宋庆林即后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温秉忠乃其姨父,其妹宋美龄虽不在公派之例,但据载,此次也自费随温氏一块起行赴美。宋庆龄在当年秋天,进入美国新泽西州萨密特城波特温学校学习。这是一所由波特温小姐创办的,为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的预科学校,她两年后再入威尔士利女子学院。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202259_191250.html)
蔡德贵(1945.7.25-)男,1945年农历六月十七日生,山东招远人。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 生导师,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巴哈伊研究所所长、山东社会科学人才库成员(2001-2005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主编,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山东大学一等关键岗待遇。曾任《文史哲》主编、兼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70年3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先后在科威特、埃及、美国、瑞士、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和香港、澳门访问研究、工作和参加学术活动。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九五”、“十五”规划宗教学科评审组专家、华夏文化促进会理事、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香港国际教育中心顾问、台湾儒学青年会顾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山东东方哲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科研处长、济南伊斯兰教经学院教授、漳州师范学院教授和学术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等。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拔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其名字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名人词典》、香港《教育家词典》和国内出版的《北大人》、《中国100所高等学校中青年教授概览》、《中国哲学家词典》(英文版)、《科学中国人》、《中国教育家词典》、《山东著名社会科学家评传》、《山东当代著名学者》等大型工具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