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编自塔里木大学图书馆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志》、《农一师志》,我的藏书塔里木新闻丛书之《新闻论稿自选集》,我的藏报。
《塔里木报》是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委机关报。其前身是《战声报》、《阿克苏群众报》、《生产战线》、《胜利报》。
一:《战声报》
由农一师的前身: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政治部办,1938年2月9日创刊,当时部队驻扎在山西省境内的轩岗镇。主持创刊和办报的是当时任三五九旅宣传科长的王恩茂。报纸初为每周一期,后来不定期出版,每期八开一版,油印。三五九旅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步兵五师后,报纸由步兵五师政治部主办。1949年11月,部队陆续进驻库车、温宿、阿克苏、和田、且末,师部、师直驻阿克苏,《战声报》继续出版。报纸发行到各团营、连队直到班。1950年1月采用石印。
二:《阿克苏群众报》
1950年4月创刊,由步兵五师政治部主办,反应部队在地方的情况:主要刊登部队做群众工作、帮助地方建立政权、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新闻,读者对象是阿克苏地区各族群众。同年12月增办《新闻报》,主要转载新华社播发的消息和重要文件。
1951年11月和1952年2月,《新闻报》和《阿克苏群众报》先后停办。
三:《生产战线》
1951年5月,《战声报》更名为《生产战线》,每周一期,1953年3月刊。
四:《胜利报》
1955年5月开始,在沙井子出版,农一师政治部主办,报社隶属师宣传科,报纸油印,师内部发行。第1期至12期为每周一期。第13期后,为每周2期,四开四版。第1期至第6期印数100份,第7期后陆续增加。
1956年9月达到每期300份。1956年10月报社随农一师师部迁回阿克苏。
1957年8月,每期达到600份。1957年8月临时停刊。1958年5月重新出版,当年出版87期。
1959年1月起油印改为铅印,由师政治部印刷所承印。
1960年3月,王震到农一师视察工作时,在师机关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为《胜利报》题写报名。
1967年8月,《胜利报》再次停刊。总计出版984期。
1984年3月,《胜利报》复刊。报社为营级事业单位,隶属农一师政治宣传处,由师飞达印刷厂印刷。财务由与师印刷厂挂钩,实行“以厂养报”。四开四版,每周一期,复刊第1期为第985期,印数800份。
1985年2月起,报社经费由师行政事业费中拨款。1985年4月12日报纸开始采用照相排字胶印,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第一家采用照相排字胶印的报纸。7月1日出版第一期彩色报纸,在全疆也属首家首次。
1987年1月报纸由每周1期改为5日一期。每月增出工会版2期,教育版1期。
1987年9月29日,农一师编制委员会转发兵团编制委员会文件,报社升格为县团级事业单位。1987年发行量80万份。
1988年,《胜利报》被收列入《中国专业报大全》一书。
1989年报纸由免费发行改为收费发行,每份0.06元。
1991年7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胜利报》为正式报纸,国内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65——0065/Z。邮发代号57——146.10月5日起,采用激光照相排字胶印。
1992年1月1日起,报纸由每旬2期改为每周2期。全年发行增至100万份,总计出版1714期。
五:《塔里木报》
1993年1月1日,《胜利报》更名为《塔里木报》。初为四开四版。
1994年1月1日,启用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的新报头,并一直沿用到今。
1996年出刊103期。
1999年出刊105期。
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2001年1月1日起《塔里木报》从周2刊增期至周4刊,其中1期为《星期天》周刊。
2002年1月1日起,《塔里木报》从4开4版扩版为对开4版。
2003年1月1日起,《塔里木报》编辑自行微机文字录入、图片扫描和排版校对。
2007年12月30日,《塔里木报.星期天》第447期最后一期,2008年1月开始出版《塔里木报.读者周刊》。
2009年5月8日,《塔里木报.丝路周末》出版第一期,对开4版(我有藏)。由《塔里木报.读者周刊》更名而来。
2010年1月1日,《塔里木报.丝路周末.双城记》开办,当期对开8版。
现在《塔里木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5---0027 社址:阿克苏市南大街11号 邮编:843000 编辑部电话:0997---6397800 期发:15000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