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五卅运动”的机关报,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日报。编辑部设在上海市宝山路的一个客堂里。每天深夜,瞿秋白(主编)、郑超麟等三四个同志就挤在很暗的电灯光下挥汗紧张地工作。瞿秋白还亲笔写了“热血日报”4个笔力遒劲、洒脱漂亮的大字作为报头。

《热血日报》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之所以叫《热血日报》,是因为它创办于“五卅惨案”的第二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瑚称,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年5月30日发生,6月1日决定出版报纸,6月4日出版,这种速度在今天恐怕也是罕见的。《热血日报》以其战斗性、鼓动性、通俗性,获得了广大工人群众和市民的欢迎,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短短几天,发行量达3万多份,超过当时已有10年历史的《民国日报》。然而,报纸只出版发行了24期,便于当月2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而停刊。
另: 《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份日报。78年前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曾创办了一份如同这个运动一样让人热血沸腾的报纸。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而且也是一份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刊行时间很短的报纸。
这份报纸,就是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的《热血日报》。《热血日报》共出了二十四期,到1925年6月27日被迫停刊。
1925年5月15日,日本人开枪打死纱厂工人顾正红。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在租界内宣传声援工人,被英国巡捕逮捕100多人。随后,万余群众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和“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等口号,声震入云。英国巡捕突然开枪射击,顿时血肉横飞,当场死11人,伤数十人,被捕数十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当时上海虽然有《申报》、《新民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等9家大报,但舆论一片沉寂,反应冷淡,个别报纸也仅仅作了简单的报道。
面对群众汹涌澎湃的反帝怒潮,迫切需要有一份日报来及时加强宣传鼓动、指导组织和推动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配合当时革命运动形势,更好地领导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研讨对策。会议决定由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刘华和瞿秋白等组成行动委员,展开反帝斗争,同时还决定出版一份日报,由瞿秋白负责主编,于6月4日在上海创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