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我因事去了趟河南省会郑州。出发之前给郑州的好友郑先生打了电话,火车到郑州时天色已晚,便和郑兄约好第二天见面。为了逛玩城方便,我就在“郑州古玩城”的旁边找了一家快捷酒店住宿。

傅伟和郑先生(图右)
第二天,早上5点钟起床,洗漱完毕后起身出门。不料,我刚出酒店门口就听有人喊我,定睛一看,声音是从路边的一辆桑塔那车里传出。我与郑先生虽相识于2008年,两年多来我们一直是通过电话互相交流、研究成果和业界信息,从未谋面。但没有想到,郑友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我,也许是在网上见过我的照片吧。
上车后,我说原不想过早地打扰他,准备逛完市场后再与他联系。郑兄说,知道我来郑州,也不敢贪睡,4点多就起床了。他请我品尝了郑州风味早点——糊辣汤和油馍头后,我们就一起浏览于古玩城的摊位之间。郑州的古玩城,虽号称中南第一、全国排位靠前,但一圈逛下来后,我却感觉很是一般,原因是玉制品和钱币占了很大的份额。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我也知道真货极少,赝品占主流。而后郑兄开车把我拉到了他的单位,在其很宽敞的办公室里坐下后,他从身后的书柜里拿出了他收藏的清朝老报纸。看到他的藏品,果然,郑兄的清朝报纸收藏在国内的大名鼎鼎名不虚传。虽说我也收藏了不少的清朝报纸,欣赏完了他的藏品后我深刻地理领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句古语。

郑州火车站
郑先生介绍,他目前已收藏了200多种300多份清朝报纸。我最佩服的是他对藏品的研究,每件藏品到他手中后,他都要通读一遍,对于理解不了的地方他都查找工具书,直到弄懂为止。他同时还在媒体上发表自己对老报纸的研究成果,与更多的同行分享。

当日,下午郑兄又开车拉着帮助我去办我的私事。当他得知我想吃郑州最有名的烩面后,晚上又开车左转右拐的找到了在郑州享誉盛名的“萧家烩面”,真是名不虚传,果然很是好吃。我是晚上10点的返程车票,饭后郑兄把我送到火车站,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握手告别。在回程的火车上我发手机短信向他表示感谢,但郑兄的回复是:应该的。正是从这3个字中体现出了我们的“报友情 深似海”友谊。
|